北镇职专举办传统文化进校园报告会
发布时间:
2022-09-29 16:00
二月二十八日,北镇职专在六楼会议室举办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报告会,邀请河北省望都县教育局副局长王宝寨作了《从传统文化看中职教育》的报告。出席此次报告会的领导有北镇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赵永彬、北镇市广播电视台文艺专题部主任史安礼、北镇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李玉昌、副校长张智等。北镇职专全体教职员工及北镇教师进修学校部分教师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报告会由北镇职专党支部书记张伟主持。
王宝寨,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教育创新杰出人物,他身兼多职,在教育领域有独到研究,著述颇丰。
报告伊始,王局长就指出了中职学校的困惑:学生心态消极,厌学情绪严重,教师无可奈何,厌倦职业;家长信心减退,对孩子放任自注。面对这些困惑,我们应该到哪里去寻找良方妙药呢?那就是到传统文化中去寻找。
首先,王宝寨讲了传统文化中阴阳之道的思维模式,一方面要严格要求,一方面要亲切关怀。我们在教育上没做好的原因,就是阴阳没把握好。教育要做两件事,一是做人的教育(阴),二是做事的教育(阳)。然后比较了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西方教育教做事,传统文化教做人,我们只从西方学会了要让学生张扬个性,大胆质疑,与人竞争,自由平等,却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忽略了怎样做人的教育。然后王局长阐述了传统文化核心内容两个字:道德,三个部分:五伦、五常、八德,意在寻找人的生命价值,生命规律,解人生的困惑。其中,他特意指出: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快乐?那就是失去了帮助别人。助人是快乐的根本。
王局长讲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是:寻找教育规律,解德育困惑。他从《学记》讲起,指出中国的教育重在感化,要知行合一,打开学生良知的金钥匙,那就是“孝”。学校重点要教孝道,德以孝为本,立德树人,不在“孝”上扎根就没有好的效果,德育的根子在“孝”。德育对于职业教育来说,犹为重要,家庭、学校要双方面努力,家校共育,而家校共育的抓手就是《弟子规》。他强调,要诵读、解读、力行《弟子规》,要让《弟子规》随时“蹦出来”,用《弟子规》替代“我”念,执行《弟子规》,做到生活经典化。
最后,王局长面对职业教育的现状,刻意提到了职校生重在“养志”的问题,立志就是发动机。怎样帮助孩子立志呢?那就是要找到“本道”——做事的志才对,不要从小处着眼,境界要提升,志向要高。
王局长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语言,为我们阐述了传统文化与中职教育的关系,为我们搭建了平台,理清了思路,明确了工作方向。我们坚信,我校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必将迈向新台阶,必将构建起北镇职专美好的精神家园。
